【文章目錄】
-什麼是長短腳?為什麼會發生?
-長短腳會造成什麼影響?
-長短腳矯正動作 5 大必做
-多久能改善長短腳?
-耐瀚運動的專業協助
█什麼是長短腳?為什麼會發生?
長短腳(Leg Length Discrepancy)指的是雙腿的實際或功能性長度不同,可能分為兩種情況:
- 結構性長短腳:骨骼長度先天或後天差異,例如骨折癒合不良、發育不平衡。
- 功能性長短腳:骨骼長度相同,但因骨盆歪斜、脊椎側彎、肌肉緊繃導致雙腿「看起來」長短不一。
常見成因包括:
- 長時間單側用力(提重物、翹腳、單腳站)
- 骨盆與髖關節姿勢不平衡
- 運動傷害或術後代償
- 慢性肌肉緊繃(腰大肌、臀中肌、梨狀肌等)
█長短腳會造成什麼影響?
如果長短腳問題沒有處理,可能會引發:
- 腰痠背痛、骨盆歪斜
- 髖關節、膝蓋壓力不平衡
- 腳踝扭傷、足底筋膜炎機率增加
- 運動表現下降
█長短腳矯正動作 5 大必做
提醒:以下動作適合功能性長短腳情況,如果有骨骼結構問題或疼痛,建議先做專業評估。
1. 髖屈肌伸展(Hip Flexor Stretch)
- 目的:放鬆腰大肌,減少骨盆前傾與旋轉
- 做法:
- 單膝跪地,另一腳向前踩穩
- 身體微微向前推,感受後腿髖前側伸展
- 每側 30 秒,重複 3 次
2. 梨狀肌伸展(Piriformis Stretch)
- 目的:減輕骨盆旋轉造成的腿長差異
- 做法:
- 平躺,將一側腳踝放在另一側膝蓋上
- 雙手抱住下方腿大腿後側,輕輕往胸口拉
- 每側 30 秒,重複 3 次
3. 骨盆橋(Glute Bridge)
- 目的:激活臀大肌、穩定骨盆
- 做法:
- 平躺,膝蓋彎曲,腳踩地
- 收緊核心與臀部,將臀部抬高
- 停留 2 秒,慢慢放下,做 12-15 次
4. 單側臀中肌訓練(Clamshell)
- 目的:平衡雙側髖關節穩定度
- 做法:
- 側躺,膝蓋微彎,腳跟併攏
- 上方膝蓋打開至約 45 度,保持腳跟貼合
- 每側 12-15 次,重複 3 組
5. 貓牛式(Cat-Cow Stretch)
- 目的:活動脊椎與骨盆,減少代償
- 做法:
- 四足跪姿,吸氣拱背抬頭(牛式)
- 吐氣圓背低頭(貓式)
- 來回 10 次
█多久能改善長短腳?
功能性長短腳若配合伸展與肌力訓練,通常 4-8 週即可看到姿勢改善。但若症狀持續,或伴隨疼痛、關節卡卡,建議尋求專業運動防護評估,找出真正原因並制定專屬方案。
█耐瀚運動的專業協助
在耐瀚運動,我們會先透過骨骼排列與肌肉張力評估,確認長短腳的類型與原因,再進行個人化的動作介入與運動防護計畫,確保改善效果持久且不易復發。
如果你有長短腳、骨盆歪斜或姿勢不平衡的困擾,現在就預約耐瀚運動的免費諮詢,讓我們幫你找到真正的原因,重拾身體的穩定與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