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pain, no gain」的道理大家都懂,而每周寶貴的訓練時間,將自己的力量榨乾到一滴都不剩,達到「力竭」就一定有效嗎?肌肉或力量能夠成長嗎?
▌力竭(Train To Failure)
當力竭時,該動作所徵召的肌肉使不上力,或無法以正確的動作完成一下完整行程。反之,若可以再做一下,則沒有力竭。
例如:訓練計畫中要進行深蹲四組8下,課表寫成4*8深蹲,但這並沒有說明該使用多重。此組的訓練則要在8下內舉起最大重量,這被稱為8RM。
是否應該訓練到力竭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許多人相信「No pain, no gain」,認為力竭點的不適感是肌肉壓力的信號,會促進力量和肌肉大小的增加,對此的研究好壞參半。
2016年的一篇研究發現,與沒有力竭的情況相比,訓練有素的人在訓練至力竭時,肌肉力量和肌肉質量的增加略多。然而,2017年對年輕女性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力竭訓練並沒有為肌肉力量和肌肉質量帶來任何額外收益。肌力與體能教練可能會使用力竭課表來突破高原。另一項研究回顧發現,這種策略確實可以幫助經驗豐富的舉重運動員獲得更高水平的訓練。這可能是因為身體分泌更多的增肌、抗脂肪的激素,並能招募更多的肌肉纖維。
而力竭訓練的風險也不少,僅使用該課表會顯著提高壓力荷爾蒙,抑制合成代謝生長因子。這似乎表明,將每一組都做到力竭可能會阻礙長期的肌肉生長。另一個問題是,進行練習時使用不正確的動作。如果您在大重量時難以掌握,感受度將大打折扣。糟糕的動作和過勞的肌肉可能會導致受傷。
倘若導致過度訓練則會有許多負面影響,應避免常態安排力竭訓練在課表中。

訓練時該怎麼判斷適合自己的重量?
▌RM(Repetition Maximum)
RM指的是「特定次數下的最大重量」,1RM就是做一下的最大重量。
EX:深蹲平常40KG只能做8下,50公斤只能做1下,則8RM的重量就是40公斤,1RM的重量就是50公斤。
那沒有做過1RM測試,也可以透過表格內的不同RM數回推

不同目標需求建議次數

EX:如果今天目標是肌肥大,並把重量設定在6~12RM,假設1RM是100公斤,使用上表對應強度並取平均值為75%的重量去執行10下,如此就能得到75公斤為合適的重量。
▌總結
負重越多就會被刺激的越多,並不是越重越好或越多次越好。很重要的增肌重點,就是訓練量以及漸進性負重增加,如果每個動作每一組都做到完全力竭,那對神經壓力、壓力荷爾蒙分泌都會出現問題,同時肌肉會因為被破壞太多來不及修復,在此狀況下肌肉難以成長,長期而言訓練量很難穩定提升。

挑戰重量時動作容易跑掉
適量的訓練量能確保肌肉穩定增長,太低會長不出肌肉,維持的話則不會進步。太高會壓抑力量提升,過度訓練造成反效果。
訂定目標,選擇符合需求的重量與次數,漸進性增重,並尋求專業動作指導與課表安排,持之以恆,才能長期穩定增加肌肉與力量喔!
立即加入官方LINE@預約免費諮詢!
耐瀚運動防護-北屯店電話聯絡:(04)2436-5235
耐瀚回場計畫-南屯店聯絡電話:(04)2386-6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