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Blog

顳顎關節 顳顎關節障礙 下巴脫臼 顳顎關節復位 咀嚼困難

下巴脫臼?原來是「 顳顎關節 」出問題!

當你不經意地打開嘴巴,可能是打哈欠、笑得太開心,或只是一口大口咬下食物的瞬間,突然間,伴隨著「喀」的一響,一陣刺痛從耳朵附近傳來,感覺下巴便卡住了,這便是俗稱的「落下巴」,也就是所謂的「 顳顎關節 脫位」。這篇文章中會介紹何謂顳顎關節、下巴脫臼的原因與如何有效避免。

顳顎關節(Temporomandibular Joint,簡稱TMJ),就是我們俗稱的下巴。這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關節之一,無論是吃東西、講話還是做臉部表情,都需要依賴它的功能。如果顳顎關節出現活動障礙,不僅會影響到嘴巴的活動,甚至可能導致上下肢的張力改變,因此顳顎關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結構。

顳顎關節具有多種功能,除了進行關節本身的活動(側向移動、前後移動、開口和閉口等)之外,它與臉部表情的控制及講話有密切關聯。顳顎關節由下頷骨的髁突和顳骨的關節窩構成,位於耳朵前方。關節連接處有一個關節盤,起到緩衝和穩定的作用,幫助下頷骨平穩運動,避免骨頭之間的直接摩擦。

當我們張開口時,下頷骨的髁突會在顳顎關節內進行旋轉,使下頷骨下降。隨著嘴巴越張越大,髁突和關節盤會向前滑動,離開原本的關節窩,進而增大開口幅度。當嘴巴閉合時,髁突和關節盤則會向後滑動回到關節窩內,並旋轉回原位。

顳顎關節脫位也就是所謂的下巴脫臼,可發生在關節隆起的前部、後部、上部或外側。脫位也可分為急性脫位、慢性脫位或復發性脫位。

  • 前脫位是最常見的脫位類型,是下頷骨髁突移位到顳骨關節隆起前方的狀況,通常由下顎過度張開或張口動作中斷引起。前脫位可能增加脫位復發的風險。
  • 後脫位通常是由於下巴受到直接打擊,將下頷骨髁突推向後方。這種損傷可能會影響患者的外耳道,包括暫時或永久性耳道狹窄。
  • 急性脫位通常由臉部創傷或嘴巴過度張開引起,如打哈欠、大笑、唱歌、嘔吐或癲癇發作或是其他原因,如插管、內視鏡手術或牙科手術。這種脫位通常可以透過復位治療,但可能需要麻醉或使用肌肉鬆弛劑。
  • 慢性脫位一般指持續超過72小時的脫位,但目前尚無明確共識。這種類型的損傷通常由未經治療的下頷骨脫位引起,可能需要透過切開復位治療。
  • 復發性脫位是指反覆發生的急性或慢性脫位,通常由於過度活動症候群、關節窩淺或關節囊鬆弛引起的關節過度活動所導致。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忽視了顳顎關節的重要性,直到它出現問題時才會引起注意。了解顳顎關節的功能與可能導致脫臼的原因,可以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護這個關節,避免不必要的損傷。如果發現自己出現顳顎關節不適或下巴脫臼的情況,及時尋求醫療專業人員的幫助非常重要。通過正確的防護及訓練,可以有效保持顳顎關節的健康,從而保障我們日常生活的品質。

立即加入官方LINE@預約免費諮詢!

耐瀚運動防護-北屯店電話聯絡:(04)2436-5235
耐瀚回場計畫-南屯店聯絡電話:(04)2386-6290

北屯分店「耐瀚運動防護」

南屯分店「耐瀚回場計畫」

Facebook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