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學員誌|傷後需要復原的不只身體,聊聊容易被忽略的心理狀況
從小到大,我們總有幾次跌倒受傷的經驗。但是在20-30歲這段人生正要開始發光發熱的階段,雙腿開始不能為自己所用,無法正常行走跑跳、頻繁進出醫院、每到夜晚被疼痛干擾只能看著太陽升起。
此時除了身體上的不便外,心中承受的壓力也變成了另一種傷害。
2021年8月,淋惠來到耐瀚上課。
多年前進行過半月板修補、一年前進行雙腿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的他,因術後恢復進度不理想加上重建後的韌帶鬆脫,逐漸影響她的心情,同時也對能否痊癒感到焦慮。
我的身體什麼時候可以痊癒?
開了好幾次刀,數不清吐了幾次、度過無數個失眠的夜晚。無法計算次數也永遠抓不到疼痛發生的頻率、時間、部位。
無法預期的不適感,讓淋惠曾有段時間被負面情緒影響,面對身邊的人、事、物,時常感到自我懷疑、迷茫、焦慮。
「什麼時候才能像正常人一樣活動,不用拿著拐杖?不用依賴任何人?不需要他人攙扶?能夠不受限的運動自由自在地想去哪就去哪?不會覺得出去是一件很麻煩且很痛苦的事情?」
這些疑問反覆出現在淋惠的自我對話。在手術結束後,接下來需要面對的是復健之路,不論是自己努力還是需要倚靠他人協助,對於淋惠而言都是煎熬、漫長且痛苦的過程。
陪伴,就是最好的支持。
「較晚進行手術的左腳的恢復進度比右腳快,見到她時無法上下樓梯、行走需要ㄇ字拐輔助,經常擔心自己無法恢復顯得心情低落。」
這是淋惠第一次到還是工作室的耐瀚時,防護員對她的印象。
或許是迫切地想回到正常生活、不想再麻煩親友,加上擔憂自己是否能夠恢復,這些壓力逐漸影響著淋惠的生活。
讓她觀念轉變的,是男友充滿耐心,一步一步陪伴她走出這段難受的日子。
淋惠住在彰化,男友雖然在台中工作,但平時住在雲林,每次淋惠住院,男友總是隨伴在側照顧。
開始進行訓練後,男友同樣每週固定開車帶著她到台中耐瀚場館上課。三地的往返奔波,男友始終無怨無悔,只為了可以讓淋惠盡早恢復健康的身體。
不僅是男友,身邊的親友與教練也時常鼓勵她,讓淋惠的心境開始有了轉變,不論是無聲的陪伴或是言語的激勵,對受傷的人來說就是最好的支持。
想告訴大家,尋求適合自己的醫療照護非常重要。
淋惠用自身經驗分享,不管是不是原本幫自己開刀的醫生、是不是名醫、醫術有多好、病人有多少,一但開完刀後發現狀況變得更嚴重,她建議換其他醫生做評估、治療,避免錯過治療及恢復的黃金時間。
「原本我第一間醫院的醫師病人多、為人親切、有耐心,所以我相信他的醫術會很好,但也不知怎麼的,我重建的右膝韌帶不到一年鬆掉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課程,淋惠右膝的角度逐漸改善,防護員卻發現膝蓋的穩定度不是很好,猜測韌帶可能有鬆掉的狀況,防護員建議換一間醫院讓醫生評估。
淋惠再次進行關節鏡手術確認狀況,發現韌帶雖然重建了,卻是鬆的,沒有穩定功能。醫生取下韌帶後解除沾黏狀況,並預計2022年底再進行一次韌帶重建,這讓她在訓練及凹腳能夠進步的越來越多,身體恢復的狀況也越來越好。也讓淋惠找到適合她的醫生做治療。
治療過程中,淋惠也曾遇到很細心且有同理心的專業人員關心她的身體狀況及情緒。
「專業人員會透過關心與病人的信任關係,有基本的信任,才能知道如何更深入地幫助、找到更適合的治療。有些甚至能夠跟病人變成朋友,這樣的友誼難能可貴,但做了一段時間的復健,如果沒有使身體好轉或者越來越嚴重,真心建議,可以找其他專業人員做訓練及治療。」
淋惠語重心長地說,並非代表原來的專業人員不好,而是不適合自己的現況。她認為身體只有一副,每天都需要用這個身體做任何事情,如果耽擱了恢復的時間把療程拖得更長,也會讓自己的狀況越來越差,連帶心情都會被受影響。
如果身體的傷需要時間,可以試著先讓心理的傷慢慢復原
「百分之90的疾病不是生理問題,是心理問題,剩下的百分之10才是生理問題。」
淋惠了解受傷後心情多少都會被受影響,只是程度上的多寡。
如果心裡受傷了,建議可以找親友聊天,但是對象要慎選,避免讓自己留下新的傷口;如果心裡生病了,需要找心理醫生、身心科醫生、精神科醫生看診,或做心理諮詢都沒關係,代表有重視到自己的心理狀況,有聽到心理的求救,才會想要尋求幫助。
這是一件愛自己的事,所以也不要覺得丟臉、覺得自己很沒用之類的話,這樣只會讓心裡更受傷。
受了傷,只要有正確的診斷、找到適合幫助自己做治療及訓練的專業人員,都是可以痊癒的,需要的是給自己時間及耐心,不能操之過急。
沒有一個人願意受傷,若身邊有人受傷,希望陪伴在側的親友們,不要去責怪他們。因為受的傷不只是身體上的,還有心理上的,心理的傷比身體的傷更難以復原。
如果你正是陪伴者的角色,不知道要說什麼話安慰對方,或者不知道要做哪些事,無聲、默默地支持對方就是最好的陪伴。